專題文章

全台「一人宅」10年激增56萬戶!三大原因解密單身購屋熱潮

隨著社會結構變化與生活型態的多樣化,台灣「一人宅」的數量在過去10年間大幅增加。根據內政部不動產資訊平台的數據,全台一人宅從2015年的162.1萬戶成長至2024年的218.4萬戶,增加了56.3萬戶,占比從23.9%提升至28.6%。不僅反映了人口結構的改變,也展現出台灣房地產市場的全新趨勢。本...

2024年建商推案大爆炸:2.56兆元天量衝擊房市未來

2024年台灣房地產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推案高峰,全台推案金額突破2.56兆元,再創歷史新高。根據591新建案的統計,全年推案數達1761件、戶數超過12.7萬戶,無論推案金額、件數還是戶數均較去年增長二成。然而,面對央行信用管制及全球經濟不確定性,房市買氣冷清,建商與買方雙方壓力持續升高。本文將深入...

稅審專法:七重點三疑慮全面解析

根據司法院公告資訊顯示,行政法院處理的案件中,稅務事件占了絕大多數。為建構更專業且有效率的稅務行政訴訟制度,司法院於2024年9月通過《稅務行政事件審理法》專法草案,並於2025年1月2日在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進行審查。然而,對於部分關鍵條文,立委未能達成共識,仍需擇期再審。 自2016年12月...

嘉義市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市地重劃:打造信義新興商業區的全新未來

嘉義市建國二村、復興新村地區市地重劃工程自3年前啟動後,已進入最後施工階段,預計於今年(114年)5月全面完工。該重劃區面積約9.3公頃,將透過完善的基礎建設、配地規劃及公開標售,引入優質投資團隊,打造成為融合商業、美景、文化與永續理念的「嘉義信義新興商業區」。以下將為您詳細解析這項重大工程的背景、...

買賣農地免稅?掌握這四點就不漏稅

農地買賣是許多地主與投資人關注的議題,尤其在土地開發與都市化快速推進的情況下,農地交易中的稅務規定更顯得至關重要。根據新竹縣政府稅務局的說明,若要在農地交易中申請免課土地增值稅(簡稱土增稅),必須符合《農業發展條例》的四大要件,且需確保土地持續作農業用途。本文將詳細解析免稅的四大關鍵要件及相關注意事...

年輕人買房首選?老華廈 vs. 重劃區的真相與選擇

在房價高企的今天,對於初入社會的年輕人而言,買房似乎是一場無止境的夢想。面對資金有限的現實,許多年輕人開始選擇更具性價比的房產類型,其中以位於商業區的小坪數老華廈和重劃區的新建案最受關注。然而,這兩種選擇孰優孰劣?這篇文章將深入剖析老華廈與重劃區房產的優勢與隱憂,幫助年輕人做出明智的購屋決策。

市地重劃 vs. 區段徵收:哪種土地開發方式更適合?

市地重劃與區段徵收是台灣最常見的兩種土地開發方式,兩者雖然都能促進土地利用效率,帶動區域發展,但在執行範圍、分配方式及適用情境上卻有明顯不同。對多數人而言,市地重劃似乎是更佳選擇,原因主要在於其分回比例較高。然而,這樣的觀點其實存在誤解,且忽略了其他重要因素,如開發時程、稅負計算及公共建設效益。

容積獎勵放寬:都更、危老政策迎重大利多

內政部於近期宣布修正《都市更新條例》的容積獎勵規定,進一步放寬適用範圍,為都更與危老政策注入新的活力。此次修法將針對全國約8,216棟六層樓以上的合法建築物及27萬戶住戶提供實質利多,進一步推動老舊建築的更新與改建計劃。 本次修法不僅擴大容積獎勵適用對象,還同步規劃將相關政策延伸至危老建築,通過簡...

苗栗縣推動國土計畫調整:解套國保用地促進產業發展

國土計畫法自2016年5月1日施行,旨在統一規劃都市計畫區外的土地利用與管制,並導入國土功能分區制度。苗栗縣作為台灣重要的農業和產業基地,在這項規範下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部分土地劃為國土保育用地,對於地方產業和休閒農業發展產生了制約。 為因應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以及提升地方經濟活力,苗栗縣政府於近...

「視為農地」如何不課土地增值稅?稅務局:符合4要件即可

土地使用規定中,「視為農業用地」是根據《農業發展條例》第38條之1所制定的一項特殊政策,針對一些原本為農業用地但經變更後的非農業用地,提供符合條件者不課徵土地增值稅的優惠。這類政策旨在保護農地資源並促進農業永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