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背景與苗栗縣的發展挑戰
國土計畫法自2016年5月1日施行,旨在統一規劃都市計畫區外的土地利用與管制,並導入國土功能分區制度。苗栗縣作為台灣重要的農業和產業基地,在這項規範下面臨諸多挑戰,尤其是部分土地劃為國土保育用地,對於地方產業和休閒農業發展產生了制約。
為因應桃竹苗大矽谷推動方案以及提升地方經濟活力,苗栗縣政府於近日提交了第三階段的國土功能分區圖草案,建議對部分國土保育用地進行調整,為產業發展和農業區域解套。
調整國土分區的核心內容
竹南、後龍地區儲備用地調整
苗栗縣政府為配合行政院「桃竹苗大矽谷」推動計畫,建議將竹南與後龍地區原本劃設為農業發展地區第一類、第二類及國土保育地區第一類的土地,調整為城鄉發展地區第二之三類。
主要調整內容
- 調整面積:總計約624公頃。
- 調整目的:充足產業用地需求,推動地方經濟成長,支持產業基礎設施建設。
金牌農村與休閒農業區解套
苗栗縣著名的休閒農業區,包括大湖鄉的薑麻園、卓蘭鎮的壢西坪休閒農業區,以及南庄鄉的南江休閒農業區,長期因位於國保一區域而受到開發限制。
縣府建議調整方向
- 現況:因位於鯉魚潭水庫飲用水水源保護區,這些地區被劃為國保一,對農業設施新建和發展形成制約。
- 建議調整:將國保一改為農三,允許更多符合農業發展的使用項目,從而支持地方休閒農業發展。
農一、原住民地區農四調整為農二
為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苗栗縣草案建議將部分農一及原住民地區農四土地,統一調整為農二,釋放更多空間支持農業與相關產業發展。
減少的土地面積
- 農一:減少2,281公頃。
- 國保一:減少1,583公頃。
- 國保二:減少345公頃。
調整對地方經濟與產業的影響
產業用地的充足供應
調整後,竹南和後龍地區將能夠支持更大規模的產業設施建設,吸引更多企業進駐,並促進當地就業機會的增加。此外,桃竹苗大矽谷的整體規劃也將因此受益,有望成為區域產業的核心地帶。
休閒農業區的發展優勢
針對大湖、卓蘭及南庄等地的休閒農業區,從國保一調整為農三後,將能支持以下設施的建設:
這些設施的完善將進一步提升休閒農業的競爭力,吸引更多觀光人潮,帶動地方觀光經濟發展。
降低土地使用限制的好處
相比國保一,農三的容許使用項目更為廣泛。這意味著農業設施的新建及改建不再受制於嚴格的保育限制,既有設施可以獲得更好的升級與擴展空間。
地方民意支持與挑戰
地方官員與農民的支持
苗栗縣的農民和地方官員普遍支持草案調整,認為這是解決當前農地開發困境的必要之舉。
- 大湖鄉長黃惠琴:表示薑麻園和壢西坪的休閒農業發展需要更多彈性,建議改為農三以利後續發展。
- 苗栗縣農民權益促進協會理事長楊恭林:認為縣府的調整方向有助於提升農業經濟價值,值得推動。
挑戰與後續審議
儘管草案內容受到地方支持,但最終仍需內政部國土計畫審議委員會審議通過。特別是涉及國保用地調整時,需平衡保育需求與開發利益,避免對環境造成負面影響。
國土計畫調整的未來展望
苗栗縣的國土計畫調整草案,不僅著眼於當前的產業需求,更放眼於未來經濟發展的長遠規劃。若草案順利通過,將成為地方產業與農業經濟復甦的重要轉捩點。
地方政府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土地管理,確保開發與保育並行不悖,實現地方發展與國土永續利用的雙贏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