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打房政策保護商辦市場
近年來,台灣政府的打房政策始終堅持「打住房、不打商辦廠房」的原則,這一政策使得商業辦公樓(商辦)市場繼續升溫。政府對住宅市場的壓制,透過提高購屋貸款利率、加強房價限制等措施,雖然有助於抑制一般住宅的過熱,但商業房產卻未受到明顯影響,反而成為了企業及投資者的新寵。
特別是在目前全球經濟形勢動盪的背景下,企業對於商辦市場的需求不斷增加。商辦不僅具有固定的投資回報率,且擁有較高的抗通膨優勢,加上許多企業將長期經營視為目標,選擇購置商辦不僅能夠穩定自用,還有可能增值。
新北市商辦市場的崛起
以新北市為例,各大產業園區的商辦物件近期的價格都顯示出顯著的漲幅。根據住商機構觀察實價登錄的數據,新北市的各大產業園區的成交單價普遍上漲,其中以板橋區的台北遠東通訊園區漲勢最為明顯。2024年,該園區的平均成交單價達到每坪54.6萬元,相較於2022年,漲幅高達16.7%。
而在中和區,遠東世紀廣場的商辦物件轉手交易也成為近期市場中的一大亮點。2024年12月,中和區的遠東世紀廣場AOC商辦物件,尤其是頂樓戶,總坪數達到934.7坪,轉手價高達3.75億元,與2017年入手的總價2億4,870萬元相比,漲幅高達50.8%。這樣的轉手獲利,無疑證明了新北市商辦市場在近年來的驚人升值。
為何新北商辦市場如此火熱?
1. 地理位置優勢
首先,新北市的各大產業園區普遍位於交通便捷的地帶,特別是板橋區的台北遠東通訊園區,無論是對於企業主還是租戶,交通便利性都是選擇商辦的重要因素。這些區域的交通網絡發達,能夠迅速接駁到台北市及其他地區,大大降低了企業運營的時間成本,對人才的吸引力也更強。
2. 企業需求與租金上漲
隨著大台北地區的商辦租金及住宅價格不斷攀升,許多企業選擇購置商辦而非租賃,這樣不僅能夠降低長期租金支出,還能為企業創造資本增值的機會。而新北市的商辦物件相比於台北市,擁有更大的空間、更低的價格與更為先進的設施,吸引了許多中小型企業的目光。
3. 商辦市場對抗經濟波動
在全球經濟波動和不確定性的影響下,許多企業為了規避風險,選擇將資金投入到不動產市場,尤其是商業不動產。商辦不僅能夠提供企業自用的空間,也是一項具備抗通脹特性的長期投資。由於商辦市場的租金穩定增長,以及未來需求的提升,許多企業主對於商辦的投資回報潛力保持樂觀。
投資者與業主的選擇
商辦市場的漲勢,尤其是像中和區遠東世紀廣場這樣的特殊案例,證明了商業房地產仍然具有極大的增值空間。然而,在選擇商辦物件時,投資者不僅要考量地理位置及交通便利性,更應該關注使用分區與相關的用途限制。
例如,商辦物件的使用分區會影響到未來的增值潛力。如果商辦物件屬於較為特殊的用途,或是位於特定的產業園區內,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到物件的升值空間及租金收入。因此,業主在選擇商辦物件時,應該綜合考量物件的多重需求,確保其未來能夠兼顧自用與增值。
結語:商辦市場的未來展望
總體來說,新北市商辦市場的漲勢反映出企業需求的擴張,並且顯示出企業對於商業不動產的信心與需求。隨著政策環境穩定,政府對於商業不動產的支持,未來商辦市場依然具有看漲的潛力。無論是從投資角度還是自用角度來看,企業主對商辦物件的需求將持續增長。
然而,投資者在選擇商辦物件時,應該謹慎考量區域的發展潛力、交通便利性及區域功能性等多個因素,才能實現資產的保值增值。商辦物件作為企業的經營基地,未來隨著大台北地區商辦市場需求的擴大,將繼續呈現出強勁的增長勢頭,為投資者帶來更高的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