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分析:2025年首季成交量177億元,建商積極購地

首季成交量萎縮至177億元


根據統計,2025年第一季大型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單筆交易金額超過3億元)為177億元,較去年同期減少了58%,並且與過去五年同期相比,為次低水平。這一數字反映出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的低迷情況,主要受到兩大因素的影響:一是市場需求疲弱,二是銀行信貸政策的收緊。


銀行放貸與央行的影響


自2024年第三季以來,銀行對於不動產貸款的放貸意願大幅下降,加上央行實施的第七波信用管制,無論是自用型買方還是投資型買方,都感受到資金困難。這一系列政策對商用不動產市場的影響不可忽視,尤其是在利率上升和信用條件收緊的背景下,買方的信心受到打擊,進一步推高了市場的不確定性。


建商積極購地,土地市場強勁


儘管商用不動產市場的交易金額有所縮水,台灣的土地市場卻顯示出不同的面貌。根據統計,2025年第一季土地市場的交易金額達到508億元,年增率為18%,季增率則為33%。這一表現顯示,雖然市場處於低迷期,但大型建商的購地需求依然強勁,特別是在台灣的主要都會區。


大型建商的布局意味濃厚


大型建商的土地購置動能,成為首季市場的一大亮點。這些建商積極布局未來發展,尤其是在商用不動產需求回升的潛力領域。土地市場的強勁表現,一方面顯示建商對於未來市場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表明他們對於長期土地價值的預期仍然看好。


科技業成為商用不動產最大買方


儘管整體市場的交易量下滑,但以科技業為主力的自用型需求依然強勁,並且佔據了2025年首季商用不動產市場的主導地位。根據統計,首季自用型買方佔據了市場交易量的94%,而投資型買方的比例進一步縮小至6%。其中,科技業成為最大買方,單季投入金額達103億元,佔總交易量的58%。


台灣美光記憶體的重大交易


2025年首季最為矚目的商用不動產交易案之一,是台灣美光記憶體以30.5億元購入友達中科廠房。這筆交易不僅代表著外商半導體大廠對台灣市場的長期布局,更顯示出台灣科技業對工業廠房和廠辦需求的強烈支持。這也與美光記憶體去年在台中與台南的高價購置廠房相呼應,顯示外資對台灣科技製造業的投入仍在持續擴大。


科技業自用需求的持續增長


不僅僅是美光,其他科技業公司亦在積極尋求自用型商用不動產,尤其是廠房和廠辦等資產。這些需求主要來自於台灣的半導體業、電子製造業等領域,這些行業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積累了相對充裕的資金,並且銀行對於這些企業的放貸意願較強,為科技業在不動產領域的持續擴張提供了有力支撐。


市場前景與未來展望


儘管2025年第一季商用不動產市場的成交量大幅下滑,但市場仍顯示出一定的活力,特別是科技業自用型需求的支撐下。隨著銀行放貸政策逐步穩定,信貸環境逐漸回暖,未來市場有可能呈現回升趨勢。


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與台積電擴展


此外,美國川普總統上任以來提出的對等關稅政策以及台積電在美國的設廠計劃,為台灣的科技業帶來了不確定性的挑戰。這使得台灣的科技業對於在台灣的布局顯得更加積極,並推動了工業不動產的需求。預計在短期內,台灣的工業不動產市場仍將是商用不動產交易的主力。


政策變動與市場機會


隨著政策的不確定性,尤其是在國際貿易環境和全球經濟形勢的變化中,台灣不動產市場仍需密切關注政府政策的調整。未來幾個季度,若銀行放貸政策出現放寬,商用不動產市場有望回暖,特別是在自用型需求強勁的領域。


結語


2025年第一季,台灣商用不動產市場呈現出供需兩側的矛盾。一方面,由於銀行放貸政策的收緊和市場信心的不足,商用不動產成交金額大幅縮水,年減幅度高達58%。但另一方面,在大型建商積極購地以及科技業對自用型不動產需求強勁的支撐下,土地市場仍顯示出強勁的增長。隨著未來市場環境的逐步穩定,台灣的商用不動產市場有望在短期內呈現復甦,特別是工業不動產領域,將繼續成為市場的重要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