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佈: 1 天前 點閱: 18 2025年鋼鐵盤價概況與市場動態中鋼、中鴻8月內銷盤價皆維持平盤2025年7月,中鋼率先公布8月內銷盤價持平,隨後單軋廠中鴻也宣布熱軋、冷軋與鍍鋅產品同樣平盤。此舉反映出鋼鐵產業當前正面臨高度不確定性環境,特別是來自國際關稅政策與地緣政治的影響。中鴻在聲明中指出,因應台美關稅協商結果尚未明朗,加上國內進入高溫與多雨的傳統淡季,決定維持盤價平穩,以協助下游客戶穩定接單並維持市場信心。國際市場:關稅政策未定與鐵礦砂價格上揚鋼鐵價格受到關稅政策與原物料價格雙重影響。美國針對鋼鐵與鋁的進口關稅仍具高度不確定性,加劇企業對出口市場的觀望氣氛。同時,中國作為全球最大鋼鐵生產國,其政策與產量波動對全球鋼市具舉足輕重的影響。根據統計,2025年6月中國大陸粗鋼日均產量降至277.3萬噸,創年內新低。中國國家統計局則表示,針對鋼鐵等行業的過度競爭,將推出政策調控,後續產能恐進一步收縮,對鋼市形成實質支撐。關稅不確定性對鋼鐵產業鏈的衝擊關稅的不確定,抑制出口與價格反應關稅政策的不穩定性直接衝擊鋼鐵出口商的報價策略與客戶信心。台灣鋼鐵業者如中鋼與中鴻,其出口市場涵蓋美國、東南亞與歐洲,其中對美出口若面臨關稅障礙,勢必壓縮利潤空間並導致出口單減少。在此情況下,業者傾向將重心轉回內銷市場,但因內需亦受高溫、雨季及大環境投資氣氛影響,導致鋼價難以上漲,只能維持平盤以穩定供需與市場情緒。影響企業資本支出與廠房建設計畫鋼鐵價格的波動與國際貿易政策息息相關。對於仰賴穩定原物料價格的下游製造與營建業者而言,盤價與關稅的不確定將直接影響其投資意願與建廠計畫。許多業者在盤價無法預測的情況下,選擇延後擴廠或重新評估資本支出方向。這種「暫緩觀望」的心理效應,長期可能拖累整體製造業與營建業的投資力道,進一步影響鋼鐵產業的實際需求。中國市場變化與全球鋼市重構中國鋼鐵政策轉向供給側改革2025年以來,中國政府再度強調「市場秩序整頓」與「產能合理化」,反映其希望減緩鋼鐵產業的內部競爭與價格戰。這類政策將有助於減少無效供給,抬升鋼材價格,有利於全球鋼市回穩。中國第2季GDP成長5.2%,優於預期,顯示其內需潛力尚未完全釋放。隨著官方推動刺激政策,包含擴大基建、扶持房市等措施,預期將提升對鋼鐵的實際需求。全球鋼市重構,鋼價支撐走強在中國政策導向明確、美國鋼鐵需求穩定增長的背景下,鋼價將逐步築底反彈。根據最新市場觀察,包括中國寶武鋼鐵集團與鞍本鋼鐵等大廠皆已調升新盤價格,反映其對下半年鋼價持正向預期。同時,鐵礦砂行情持續上揚,對鋼價形成進一步支撐。在成本上升與供給收緊的雙重推動下,鋼市可能逐步邁入「量減價穩」的結構調整階段,為鋼鐵股與相關產業提供新的操作空間。鋼鐵股與廠房產業鏈的策略思維鋼鐵股:盤價平穩不等於基本面疲弱儘管盤價持平代表短期內價格缺乏上行動力,但從基本面來看,中鋼與中鴻均保持良好的生產效率與出貨節奏,股價仍具防禦性。且一旦國際市場穩定、關稅落地,鋼鐵股可能成為受惠族群。值得注意的是,鐵礦砂價格上漲意味成本壓力增加,企業毛利率恐受影響,但若後續鋼價能跟進調漲,反而有機會擴大利潤空間。投資人應重視鋼鐵股的「產業周期性」與「政策敏感性」。廠房建設:短期觀望,中長期仍具機會對於需要大量用鋼的建設業與製造業而言,穩定的價格環境有利於資本支出決策。然而當前盤價觀望與原料價格波動,企業傾向延遲投資或尋求更具彈性的建築解決方案,如預鑄模組化建材、二次回收鋼材等。中長期來看,隨著中國經濟復甦與全球供應鏈重組,製造業可能迎來新一輪擴廠潮,尤其是與AI、電動車、半導體等新興科技產業相關的廠房需求。屆時鋼材需求將再度攀升,成為鋼鐵業下一波成長動能。結語:鋼市風雨欲來,布局需審慎但不失機會鋼鐵盤價平穩背後,實際反映的是企業對全球經濟、政策與供需的綜合判斷。關稅不確定性短期壓抑出口動能與投資信心,但中國供給側改革與全球需求復甦的趨勢仍未改變。對於鋼鐵股與下游廠房建設而言,短期內需調整投資節奏與策略,但中長期在政策明朗與市場穩定後,鋼鐵產業將有望重新展現成長潛力。審慎觀察、適時布局,將是面對不確定環境下最穩健的應對之道。 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