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老重建案 申請潮落幕…累計受理4,598件

發佈日期:2025/07/21  胡順惠
危老條例最後一波「1%時程容積獎勵」已於今年5月11日截止,之後將改以「規模獎勵」取代。全台在期限截止前,掀起一波危老送件潮。根據內政部統計,自危老上路以來累計至今年4月30日,全台危老重建受理申請數已達4,598件,核定件數達4,253件。

其中台北市速度最快,受理數、核准數都突破1,000件大關,其次則是台中市緊追在後,第三名是新北市。

根據內政部統計,截至4月30日,全台危老重建受理案件累計達4,598件;核准件數達4,253件。

危老條例自2017年上路,為鼓勵民間加速重建老舊、危險建築,提供容積獎勵作為誘因,初期前三年提供最高10%時程獎勵,自2020年起獎勵幅度逐年遞減,今年5月11日僅剩1%,並於隔日起正式終止,不再提供任何時程容積獎勵。

進一步觀察七都送件熱度,台北市仍居全台之冠,自危老上路以來累計至今年4月底已受理1,124件、核准1,000件;其次為台中市,累計至4月底受理935件、核准858件,新北市則受理622件、核准608件。

高雄市累計申請件數479件,核准437件;台南市累計申請427件,核准418件;桃園市累計申請209件,核准203件;新竹縣累計申請65件,核准59件;新竹市累計申請209件,核准185件。

從統計數據來看,危老申請案件多集中在七都,反映出七都仍較具獎勵誘因,仍具有高度需求。

七都之外,嘉義市累計申請71件,核准67件,是非七都縣市中表現最佳;苗栗縣、彰化縣、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申請件數都超過60件。

內政部表示,最後一波時程獎勵已於5月11日結束,不再適用,不過,雖然時程獎勵落日,政府仍提供其他容積獎勵選項。

內政部指出,危老獎勵以「規模獎勵」接棒,只要能整合鄰地共同開發、擴大基地規模,最高可再獲得10%容積獎勵。

根據內政部統計,目前全台危老案件核准平均面積約在786平方公尺左右,各縣市中,彰化縣核准平均面積1,796平方公尺,冠居全台,南投縣則以平均1,438平方公尺居次。

六都核准平均面積則落在521平方公尺至1,003平方公尺之間,台北市625平方公尺、新北市751平方公尺,都低於平均,反映出都會區寸土寸金,危老基地平均面積也就比較小。

除了規模獎勵外,現行危老容積獎勵辦法也納入包括智慧建築、耐震設計、綠建築與無障礙設施等項目,依條件可獲得2%至10%不等的額外獎勵。

也就是說,危老容積獎勵的總額上限為基準容積的30%,若再加上規模獎勵,最高可達40%,對有意進行重建的住戶而言,仍具相當誘因。

危老條例將於2027年5月全面落日,內政部今年5月終止「時程容積獎勵」,2026年將提出修法草案。接下來只保留「規模容積獎勵」作為誘因,轉而鼓勵整合大面積基地,提升重建品質,也讓政策主軸從「速度導向」轉向「規模導向」。

資料來源:經濟日報